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发布者:熊志东发布时间:2020-11-19浏览次数:4433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武汉市重点学科,拥有武汉市智能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起重安全智控研发中心、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智能交通和物流的优化与决策”等学科平台,该学科以汽车生产、工业互联、交通物流、智慧农业等研究领域为重点,逐步形成“物联网与系统工程”、“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多智能体协同与优化”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物联网与系统工程

以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为研究基础,着重解决物联网的网络构建、网络控制等问题,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与技术手段,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物流运输和智慧农业等方面,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成功申报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承担“基于原子层沉积的钯纳米颗粒增敏透射式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光谱吸收型准分布式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信息融合方法改进研究”、“设备状态评估智能方法研究”等项目开发。

2)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立足工业生产领域,以校企联合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为依托,采用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先进的控制理论成果,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优化与决策,实现化工、机械、汽车、交通等领域的控制系统改造与开发、最优控制与高效管理。其中,将“一种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上装控制器的研发”、“TCU控制策略”等科研成果提供和转让给安徽纽恩卡公司、湖北川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鑫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31万元。

3)多智能体协同与优化

利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依据研究对象和环境设置合适的规则并对算法参数做自适应调整,根据简单的个体行为规则和交互通信,在满足实际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群体智能和总体目标优化。将群体智能算法应用于交通运输、物流调度、工业生产等领域,实现队形编排、跟踪与追击,智能小车的线路规划,物流机器人的货物收取、运送和放置,完成和优化多智能体的任务分配、协同路径规划和避障等问题。发表《仓储物流机器人集群避障及协同路径规划方法》、《多无人机协同任务规划中的哈密顿路径问题》等学术论文,获“基于遗传算法和MMAS算法的塔机群多任务的调度方法”等发明专利授权。